屏東推動漁網與漁具回收計畫,守護海洋資源與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4/28/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為了保護海洋生態並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屏東縣政府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持續攜手合作,推動廢棄漁網的回收計畫。
今年,除了延續過去的廢漁網回收作業,計畫還進一步擴大,將「延繩釣」漁具納入回收項目,致力於減少海洋污染並提升漁業的環保意識。
擴大回收範圍,鼓勵漁民參與
從即日起,屏東縣政府將提供每公斤15元的獎勳金回收廢漁網,這一獎勳金政策依舊適用於設籍於屏東縣的漁民,並持續至回收量達20公噸為止。
漁民可以在每月的第二與第三週的星期四,前往東港區漁會、枋寮漁港、水利村漁港、塭豐漁港等指定的回收點,進行廢漁網的交付與回收。
對於未設置回收暫置區的漁港,漁民則可撥打回收服務專線0970-233-322,與專人聯繫安排後續收運,或指定回收地點,讓更多在地漁民能夠參與這項保護海洋環境的行動。
廢漁網回收標準,為環境與生物保駕護航
海漁所提醒,為了提高廢漁網的回收率,漁網需要經過基本的清潔與打包處理,並將漁網上的浮球、沉子及垃圾等雜物完全拆除後再進行回收。
若漁網未符合清潔標準,或混雜不同材質的材料,則將無法接受回收。
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提升回收效益,也能減少海洋污染問題。
廢棄漁網與延繩釣具若長時間滯留於海中,可能會對海洋生物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對鯨豚、海龜等海洋生物,它們可能會被漁網纏繞,甚至遭遇致命危險。
此外,長時間滯留的漁具也可能影響船舶航行的安全,造成潛在的航行風險。
宣導與推廣:共護海洋,齊心努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廢漁網回收再利用計畫的推廣,屏東縣政府將在東港區漁會、林邊區漁會。
枋寮區漁會及恆春區漁會等四個地方,舉辦廢漁網回收說明會,向漁民朋友介紹回收的詳細流程與注意事項。
這不僅是一次對漁民的知識普及,也是一次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號召,期望能夠吸引更多漁民積極參與。
屏東的承諾:為海洋的永續發展出一份力
屏東縣政府透過這項計畫,不僅減少了環境負擔,還進一步實現了循環經濟與資源再生的目標。
這是一次對海洋生態的珍愛,也是對我們子孫後代的責任,因為只有守護好我們的海洋,才能讓未來的世界仍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年年有魚,世世代代。
這是一場與海洋共同努力的行動,每個人的小小參與,都能為海洋帶來大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