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啟動海膽移除行動,守護小琉球珊瑚礁生機,共築永續海洋家園
發布日期:6/28/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守護珍貴的珊瑚礁生態系,屏東縣政府於6月24日在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核心區展開大規模海膽移除行動。
因過度繁殖的海膽族群造成珊瑚礁棲地受損,縣府結合國立中山大學專業研究團隊與在地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
共同策劃此項重要保育工作,攜手緩解「海膽荒礁」帶來的生態威脅。
肚仔坪區域因梅氏長海膽與口鰓海膽數量過多,嚴重啃食珊瑚礁,導致珊瑚表面光禿且布滿坑洞,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
中山大學團隊最新調查指出,該區海膽總量約80至100萬顆,儘管受到近期降雨影響,仍有超過40萬顆海膽存活並持續擴散。
過度捕撈減少天敵,加上生活污水帶來的豐富營養鹽,促進海膽食物增加,成為族群激增的主因。
為有效扭轉海洋生態危機,國際經驗顯示必須以超過七成覆蓋範圍的人工移除作法,才能阻斷海膽快速繁殖,保護珊瑚礁免於徹底崩解。
屏東縣府此次專案,優先聚焦肚仔坪核心區,防止海膽在夏季達到繁殖高峰。
參與行動的志工包括接受環境教育訓練的學員、當地居民與縣府同仁,齊心協力守護海洋。
移除的海膽將經過敲碎處理,成為魚類與螃蟹重要的營養來源,促進生態系的自然循環與復育。
由於作業需配合大退潮,且海膽數量龐大,後續將分階段持續執行,並深化與社區與學校的合作。
屏東縣政府強調,此項保育行動不僅挽救小琉球珊瑚礁,更致力於透過環境教育提升民眾對海洋保育的認知與參與熱忱。
期盼未來與琉球鄉在地夥伴攜手,將保育理念深植社區,打造永續且豐饒的海洋家園,讓這片美麗海域綻放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