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觀音湖華麗轉身,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與建築園冶獎雙重肯定,打造生態永續與零碳綠洲新典範
發布日期:7/17/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傳來喜訊,「觀音湖內埤生態廊道營造工程」在2025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質類大獎。
同時摘下「建築園冶獎」公園綠地景觀類及零碳永續特別獎兩項殊榮。
觀光局局長高閔琳熱情分享,這項工程不僅提升了觀音湖的休憩與環境品質,更以「螢火蟲復育」為核心重點。
成功栽植超過300棵喬木,顯著增加綠覆率,充分展現高雄致力推動低碳永續城市的具體行動。
觀音湖擁有獨特且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成為高雄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的寶貴基地。
這裡水生植物繁盛,常見獨角仙、青蛙、蜻蜓、豆娘等多樣指標性生物,每逢春夏,未受干擾的高草區更是陸生螢火蟲「台灣窗螢」的理想棲息地。
觀光局堅持以低密度開發減少生態干擾,並精心打造多處遊憩節點,提升遊客親近自然的體驗。
其中包括蜻蜓湖岸平台,能觀察霜白蜻蜓、杜松蜻蜓及多種豆娘類昆蟲;水花園溼地木棧道,提供近距離生態探索;以及蛙鳴廣場,讓人們在青蛙鳴唱中享受悠閒時光。
這些貼近自然的設計,不僅成為社群媒體的新寵,也讓觀音湖成為親子、朋友假日踏青及生態探險的熱門景點。
本工程從規劃階段即邀請中山大學專家合作,深入調查湖域周邊生態,依調查結果細緻調整設計,減輕環境負擔。
中山大學張學文教授表示,特別劃定生態棲地潛力區,對螢火蟲復育抱持樂觀態度,未來觀音湖將成為市區內賞螢的祕境。
工程中大量栽植喬木與草皮,不僅提升綠覆率,更強化碳吸附和水土保持功能。
此次榮獲國家與地方雙獎,不僅肯定工程品質,也展現高雄推動生態復育與低碳建設的卓越成就。
觀光局強調,此次雙料獎項榮譽是對高雄永續發展努力的最佳肯定,也是邁向國際綠色城市的重要里程碑。
觀音湖已蛻變為高雄市民的生態後花園,未來將結合導覽解說、環境教育與社區參與,推廣自然為本的永續旅遊新模式。
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與各地遊客走入觀音湖,親身感受這座城市裡的綠色奇蹟,用心探索自然的美好。
更多旅遊資訊,歡迎造訪「高雄旅遊網」(https://khh.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