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門雙春濱海遊憩區設施改善工程分階推進 預計115年第二季全面開放南側全段
發布日期:11/26/2025
臺南北門雙春濱海遊憩區設施改善工程分階推進 預計115年第二季全面開放南側全段
【記者報導】位於臺南市北門區的雙春濱海遊憩區,是國際級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生態熱點,也是臺南濱海地帶人氣居高不下的休閒景區。為提升沿岸人行安全與遊憩品質,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刻正推動「雙春濱海遊憩區南側棧道及園區設施改善工程」,近日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施工成果,其中南側紅樹林生態棧道完成抬升、加寬及平整強化,全新升級的水上步道將以更友善、更耐候姿態迎接遊客。
全台最長紅樹林木棧道之一 多物種共生如「水上森林博物館」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雙春園區紅樹林木棧道全長達1,200公尺,分布南北兩側,是全台濱海遊憩場域中少見的壯觀生態廊道。園區復育的紅樹林樹種多元,包括海茄冬、水筆仔、五梨跤、欖李等,形成天然潮間帶緩衝綠帶,也孕育大量彈塗魚、招潮蟹、貝類及水鳥在潟湖間活動繁衍,生機蓬勃,被遊客形容宛如「水上森林博物館」。
現場也提供多元旅宿體驗,除設有餐廳及展售館,可供餐飲、展覽與文創選物販售外,園區內露營場區更搭上近年露營熱潮,成為不少親子客與戶外愛好者的周末熱門選項。
棧道受潮汐浸泡生鏽腐朽 觀旅局採跨年度分階改善策略
觀旅局局長林國華說明,由於園區部分棧道長年面臨大潮侵襲、海水翻覆浸泡,橋面鋼構件加速鏽蝕與朽壞,加上濱海地區每逢汛期易受風雨及海況影響施工,工程團隊決議採取「跨年度、分階段、逐步到位」策略推進改善。
113年至114年度首波投入「第一階段工程2,450萬元」,優先完成大門迎賓區及南側棧道約220公尺整修,包含步道面層全面更新、抬升順平及拓寬,成功減少潮汐漲退時淹水機率,強化通行安全,也進一步延長棧道材料與鋼構使用年限。
此外,入口處的經典地標「彈塗魚迎賓裝置」也同步完成修復還原與美化粉刷,以鮮明色系重回視野焦點,重新承接園區迎賓敘事。
第二階段11月底開工 未來銜接更多導覽節點與沿線景點
緊接啟動的「第二階段工程」將延續棧道抬升整修約120公尺,今年11月底正式開工,施工完成後,南側鏈線步道全段預計於115年第二季全面開放。
市府表示,完工後將進一步串接沿線觀光與生態導覽節點,遊客走訪海線可同步順遊北門及將軍區景點,包含南鯤鯓代天府、井仔腳瓦盤鹽田、水晶教堂與北門遊客中心等特色地景,再往南可到將軍漁港、青山漁港、馬沙溝與竹溝漁港品嚐現撈海鮮,沿線還可造訪扇形鹽田、青鯤鯓聚落等區域,形成北門到將軍的濱海慢旅觀光金帶。
最新活動資訊可關注臺南觀光旅遊網官方頻道及粉絲專頁動態。市府強調,整個臺南海線精彩活動不停歇,後續活動內容與交通資訊皆將持續更新發布,請民眾與旅客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