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培育AI人才,永續教育未來」——113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盛大舉行
發布日期:6/1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113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與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於6月16日至17日在天主教輔仁大學熱鬧展開。
本次會議以「培育AI人才、永續教育未來」為主題,邀集全國公私立大學的主任秘書、教務長、總務長及相關主管。
共同透過專題演講、分組座談和政策分享,深入探討臺灣高等教育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與永續轉型中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崛起、國際環境變動及少子化壓力,大學如何強化跨領域人才培育、導入智慧治理,並拓展國際招生策略,成為當前高教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會議安排豐富多元的議程,緊扣政策方向與校務實務需求,促進各校間合作與共識形成。
會議首日特邀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進行專題演講《AI與人文社會的跨域融合》,強調人文素養在AI時代不可或缺的角色。
並分享政大如何結合人文與AI推動課程及研究,培育具備人文關懷的跨域人才,助力大學轉型與永續發展。
隨後,國家圖書館王涵青館長介紹「學位論文相似檢測輔助系統(WASS)」,鼓勵各校善用數位工具,強化學術誠信與論文品質管理。
國立清華大學陳宜欣教授報告「臺灣大專校院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說明教育部攜手多校合作。
推動跨校選課及教學資源共享,提升學生AI實務與專業能力,回應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需求。
本次會議設有六場分組座談,涵蓋教務與校務經營兩大主題。
教務方面包括:
1.「AI跨校共學進行式-TAICA盟校的推廣策略與教學支持機制」:由國立政治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教授分享TAICA計畫經驗,探討如何培育跨域AI學習環境與學生輔導。
2.「AI教學運用未來式-評量與學習成效的新思維」:國立臺灣大學及中原大學教務長分享AI在課程設計、評量與教學管理的實務應用,倡導師生具備AI素養及倫理意識。
3.「來臺就學、留臺就業-國際化招生策略」:國立高雄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代表介紹創新招生方案與產學合作機制,助力國際學生適應與留才。
校務經營方面分組包括:
1.「智慧校園、優化經營-AI在校務管理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與逢甲大學高層分享AI導入校務治理的成效與願景。
2.「翻轉宿舍、創新時代-大學宿舍現代化與永續經營」:陽明交通大學與實踐大學專家分享宿舍設施更新與共享空間設計。
3.「深度節能、淨零永續-智慧節能擴大連結ESCO模式」:中山大學與淡江大學學者說明節能減碳方案與淨零轉型實務。
教育部亦於會中發表「高教發展業務報告」,涵蓋大學法與私校法修正、跨域彈性修業試辦、雙語政策、優質住宿支持、智慧節能轉型。
教學品質維護、特殊選才調整及留才攬才策略等45項重點政策,協助學校掌握高教未來發展脈動。
會議尾聲設有綜合座談與提案討論環節,廣納各校意見,總結交流成果。
教育部期望以「共學、共議、共創」精神,凝聚跨域合作力量,攜手推動臺灣高等教育在AI科技與永續發展的雙軌路徑上,迎向更具前瞻性與責任感的未來。
此次聯席會議不僅為高教主管搭建了寶貴交流平臺,更為臺灣高教產業注入新思維與動力,共同塑造智慧且永續的教育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