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帶進每一間教室!全台共學、共創的金融基礎教育新篇章
發布日期:11/1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讓孩子從小就培養穩健的理財素養,教育部國教署與金管會自 98 年起攜手推動「金融基礎教育推廣合作計畫」,多年來陸續支持各縣市將金融知識融入日常教學,逐步形成系統化的教師培訓與教學資源平台。113 學年度共有 12 個縣市熱情參與,辦理 288 場研習與多元活動,充分展現各地對金融教育的重視與用心。
以教師為核心的深耕行動:從課程共備到跨域合作
在教師培育方面,各縣市展現多元且富創意的策略:
雲林縣
以 6 所策略聯盟學校串聯專業力量,共同開發如天災風險等議題的校本課程,並邀請金融教育專家提供專業建議,讓課程內容更精準、更貼近生活。
南投縣
舉辦跨域教學工作坊與聯席會議,分享優良示例與數位教材,形成教師彼此交流的專業社群,也逐步建立金融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
彰化縣
結合桌遊與繪本,讓複雜的金融概念變得更有趣。教師在觀課與共備中收穫良多,許多人表示桌遊不但激發教學創意,也讓學生在遊戲中練習資源管理、風險判斷及策略思考,課堂氣氛充滿笑聲與投入感。
創新課程百花齊放:把金融素養融入生活、文化與在地特色
為引導學生能在真實生活中運用金融概念,各地也推出兼具創意與教育性的課程:
屏東縣
透過國文課的財經閱讀、資訊課的複利計算,再加入實地參訪金融研訓院,讓學生從不同面向累積金融知識。
宜蘭縣
與中國信託文薈館合作,推動「金融貨幣車」巡迴校園,並設計以鹽、茶、穀物替代貨幣的教具。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探索貨幣演變,學習既生動又深刻。
臺南市
舉辦主題式剪報活動,引導學生蒐整反詐騙與媒體識讀相關資料,強化他們的資訊判讀與整合能力。
臺東縣
結合部落踏查與家長分享,讓學生親自理解在地產業的經濟智慧,體現「同村共教養」的金融教育精神,課堂氛圍充滿文化溫度。
為下一世代奠基:更全面的金融教育將持續前進
國教署表示,114 學年度將持續與金管會及推廣工作組緊密合作,鼓勵各縣市深化金融教育場域,提供更多元、更貼近生活的學習機會。期待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讓孩子逐步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負責任的態度,以及面對未來社會所需的財務素養。
透過更完整的金融教育基礎,孩子們不僅能學會管理金錢,更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穩健踏出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