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配對會暨微電影製作啓動禮匯聚跨界創意力量 打造本地影視音樂產業新機遇

    Thu, 18 Sep 2025 13:05:00

    A- A A+

    香港2025年9月18日 /美通社/ -- 由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下稱「主辦機構」)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贊助的《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下稱「支援計劃」)踏入第十三屆。本屆支援計劃繼續凝聚本地優秀的廣告與音樂創作力量,製作32部原創微電影,旨在發掘及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涵蓋音樂、數碼廣告、微電影製作等多個領域,並鼓勵更多歌手參與幕前演出,推動香港創意產業邁向更多元、更豐富的新里程。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昨日(2025年9月17日)假九龍塘創新中心舉行第十三屆支援計劃配對會暨微電影製作啓動禮署理文創產業專員曹黎淑霞女士擔任主禮嘉賓,聯同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先生共同主持啓動儀式,正式展開本屆支援計劃。

    兩大資助組別 匯聚32組創意團隊

    本屆支援計劃設有兩個資助組別:「初創企業組」及「專業組」。

    • 初創企業組:共有22間初創廣告製作公司參與,並於啓動禮上透過抽籤形式與歌手進行配對,組成22組創作團隊。
    • 專業組:由10組自組團隊亮相,每隊由導演、編劇、歌手及廣告製作公司組成,展現更專業的創作實力。

    資助結合專業培訓 助力打造高水準微電影

    • 初創企業組:每隊可獲最高港幣130,000元資助,製作一部時長4至8分鐘的原創微電影。
    • 專業組:每隊可獲最高港幣240,000元資助,製作一部時長12至16分鐘的原創微電影。

    除資助支持外,支援計劃將提供涵蓋編劇、導演、製作及後期製作的全方位專業培訓,並邀請業界資深專家組成導師團隊,為製作團隊提供專業指導。計劃旨在提升作品質素,同時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

    多渠道推廣 擴大作品影響力

    主辦機構將透過多個平台向業界及公眾推廣32部原創微電影,包括香港國際影視展2026、本地電視台、網絡平台、社交媒體及支援計劃官方網站,為創作團隊爭取更多曝光機會。

    多項獎項鼓勵創作 卓越作品進軍國際

    為表揚傑出作品,支援計劃設立多個獎項,包括:

    • 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金、銀、銅獎)
    • 最佳微電影男/女主角(金、銀、銅獎)
    • 最佳微電影編劇獎
    • 最佳微電影攝影獎
    • 最佳微電影美術指導獎
    • 最受歡迎微電影獎(由公眾投票選出)

    表現優秀的團隊更有機會獲推薦參加國際微電影或短片比賽,進一步提升國際曝光率及商業發展潛力。

    持續打造創意平台 促進跨界別合作

    《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一直為本地影視及音樂界提供重要平台,既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亦促進跨界別合作,為香港創意產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以下為獲選參與第十三屆支援計劃兩個組別的廣告製作企業、導演及歌手名單:

    資助組別一(初創企業組)

    (以廣告製作企業的英文名稱排序)


    廣告製作公司及導演名稱

    本地歌手及所屬公司名稱

    1

    下一站天國製作

    導演: 佘建東

    Uni

    公司: 天盟娛樂有限公司

    2

    ALVA Digital

    導演: 蔡俊希

    One Take Off

    公司: Artison Music Studio

    3

    邊粒工作室

    導演: 羅允芝

    Andy Lin 林至昭

    公司: MUSICNEXT

    4

    Best Summer Paradiso

    導演: 吳梓翹

    Karen 龔柯允

    公司: 天盟娛樂有限公司

    5

    盲盒制作有限公司

    導演: 張啟龍

    Heddi

    公司: COVERDOG PRODUCTION LIMITED

    6

    做好製作

    導演: 凌志誠

    陳薔天 Tinque Chan

    公司: WorldStar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

    7

    Cineapex Inspirations

    導演: 蘇澤朗

    Jacky Fcy 范卓賢

    公司: JL Music

    8

    夏日映像

    導演: 連柏翔

    Ritchie 梁瑋城

    公司: RL MUSIC PRODUCTION

    9

    夢囈工作室

    導演: 戴玉婷

    Mark Chan

    公司: Mark Chan Studio

    10

    七月製作

    導演: 陳果豐

    Kylis 孔惠佳

    公司: 是⼯作室有限公司

    11

    InMagin Studio Limited

    導演: 陳皓峰

    立秋

    公司: 小不點工作室

    12

    無極映畫

    導演: 黎輝

    大金 DaiKim

    公司: 大金工作室

    13

    群群媒體出版有限公司

    導演: 俞寶恩

    sharlene

    公司: WOW Music Limited

    14

    綿綿製作

    導演: 黃漢翔

    nico

    公司: The Noumenal Limited

    15

    NS Production

    導演: 沈偉彥

    表妹 Mona

    公司: Aurora Creatives Limited

    16

    迴享有限公司

    導演: 危志樂

    KIKO TONG 唐浩嘉

    公司: Kiko Tong Production & Company Limited

    17

    張中和創意研究所有限公司

    導演: 胡振傑

    姚嘉兒 Venus

    公司: 現在作樂

    18

    REVERFILMS

    導演: 黃俊傑

    Khloe 朱紫嬈

    公司: 天盟娛樂有限公司

    19

    Rockship Studios

    導演: 畢仲皓

    洪因 Ken Hung

    公司: 噢崎呵威唱片公司

    20

    Super Common Studios

    導演: 黃嘉榮

    謝高晉 Ko Tse

    臻世娛樂有限公司

    21

    北斗星映像

    導演: 郭家穎

    Alex 鄺星宇

    華怡文化有限公司

    22

    大業製作公司

    導演: 馬文鍵

    ALL FOR ONE

    公司: Artison Music Studio

    資助組別二(專業組)

    (以廣告製作企業的英文名稱排序)


    廣告製作公司名稱

    導演

    歌手

    手所屬公司名稱

    1

    BLUE HOUR PRODUCTION

    Lee Chan

    HOPUI 何佩

    HOPUI MUSIC

    2

    不是製作有限公司

    盧子軒

    noell

    Chalk Studios

    3

    Cineoz Studios

    賴諾賢

    Joya

    Future Future Limited

    4

    新思維影像製作室

    駱子康

    Ashia 廖嘉敏

    LAVA MUSIC ENTERTAINMENT

    5

    CONCRETE LAB

    鄧朝騰

    游詩婷 YAUYAU

    Wicked Awesome Productions

    6

    豐影有限公司

    唐浩賢

    陳傑奇 Ki Chan

    行動派有限公司

    7

    KnoowNo

    王卓騏

    The Flying Eyeballs

    Quantum Industries Limited

    8

    高騰製作

    黃天城

    J. Arie

    平台娛樂

    9

    Sparkle Image

    馬熙烈

    Modern Children

    Playground Studio

    10

    榕樹頭製作有限公司

    岑樂怡

    6號@RubberBand

    R Flat Limited

    在今日啓動禮圓滿舉行後,各入選製作團隊將正式展開微電影創作工作。完成的作品預計於2026年1月率先於網上推出,並將於香港國際影視展2026期間與業界人士及觀眾見面。

    查閱《第十三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資料:https://www.hkmfa.hk/  。

    主辦機構: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
    主要贊助機構:             文創產業發展處

    免責聲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