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推動「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啟動都市計畫變更公開展覽與公聽會
發布日期:5/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5月2日,高雄市政府舉行了「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都市計畫變更公開展覽說明會,並配合經濟部進行園區設置的可行性規劃公聽會。
此次活動邀請了當地居民及民意代表共同參與,大家齊聚一堂,為未來的園區發展出謀劃策,共同討論並提供寶貴意見。
大林蒲遷村與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設置目標
此次說明會及公聽會的焦點是對大林蒲遷村後將設置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都市計畫草案進行全面的介紹,並就園區設置的目的、公益性及必要性進行詳盡說明。
市府期望這一過程能加速完成園區報編的法定程序,並推動大林蒲的遷村計劃,從而實現園區開發的長期效益。
這個園區將會是行政院批准推動的全國循環專區試點計畫。園區基地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大林蒲、邦坑及鳳鼻頭地區,總面積約262公頃。
園區將引入高值化材料、次世代半導體材料、循環再生及能源共生等創新產業,旨在打造一個綠色、低碳、循環共生的永續產業聚落。
提升高雄產業結構與改善居民生活
市府指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將有效推動高雄的產業結構升級與轉型,並解決大林蒲長期以來被重工業包圍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透過這次的遷村計劃,將有助於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園區設置後,將引入三大循環中心及多項產業支援設施,實現能源、廢棄物、水資源等的全面循環再利用,實現產業永續與環境保護的平衡發展。
多元補償與安置方案保障居民安居
在土地取得方面,根據「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市府將提供多種補償與安置方案,包括住商區「一坪換一坪」、非住商區「市價加四成」現金補償等。
除此之外,還有租金補貼、營業損失補償、社會住宅免租金政策等特別救濟措施,確保居民在遷居後的生活安穩。
園區建設計畫時間表
根據經濟部的規劃,園區的報編預計於2026年底完成,並於2027年開始辦理土地取得與遷村作業,至2028年啟動開發。
最早將於2030年吸引廠商進駐並開始營運。
整體計畫的總經費約為1,519億元,其中約800億元將用於土地取得與安置工作,這筆經費將由經濟部籌集。
公開展覽與意見徵集
此次都市計畫變更的公開展覽自4月23日起至5月29日,並且下午2點將在中油大林蒲康樂活動中心舉行都市計畫說明會。
市民及大林蒲的鄉親們如果對計畫內容有任何意見,均可透過書面或網絡方式提供反饋。
相關計畫資料可以在小港區公所、大林蒲六里辦公室及都發局查閱,也可以在都發局的網站上查詢。
共同推動高雄產業的永續發展
高雄市政府表示,這一計畫不僅是對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更是對當地居民福祉的深切關注。
透過「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高雄市將以永續發展為核心,與居民、企業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歡迎各界積極參與並提供意見,市府將依照大家的建議進行計畫調整,並推動高雄產業的永續發展與居民的安居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