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TPASS政策成效顯著,大眾運輸使用量領跑全國,積極打造永續友善交通環境
發布日期:6/2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交通部於20日公布「113年日常使用運具調查」數據,桃園市政府欣喜表示,TPASS政策推行後,桃園市大眾運輸使用率飆升3.8%,躍居全國第一。
同時,私人運具使用比例下降4.7%,同樣位居全國之冠,這反映出桃園市在公共運輸建設與整合上的持續努力,逐步改變市民出行習慣,朝向永續運輸城市穩健邁進。
市府強調,近年大力提升公共運輸系統效能。捷運綠線建設積極推進,預計2026年北段通車,將為市民帶來更便捷的乘車體驗。
境內外公車與桃捷接駁系統同步強化,轉乘便利性顯著提升;YouBike站點持續增加並整合TPASS通用票證,擴大最後一哩交通服務。
公車路網也持續優化,動態資訊與電子支付普及提升乘車效率。
此外,八德轉運站已啟用,龍潭與大溪埔頂轉運站也即將動工,這些轉運節點將大幅提高大眾運輸的吸引力與便捷性。
TPASS政策的核心不僅是票價優惠,更重視提升大眾運輸的「可及性、便利性與信賴度」。
以桃捷為例,疫情期間運量大幅減少,但自TPASS推行以來,桃捷透過班次加密、間距調整與閘道優化,成功將運量從111年的約1716萬人次成長至113年的4189萬人次,漲幅近2.5倍。
公車服務方面,透過路線與班次調整,公車準點率由79%提升至95%,有效提升市民搭乘意願與整體乘車品質。
桃園市也積極向中央建言,爭取多項利於大眾運輸的措施,包括公車駕駛訓練與就業計畫,去年已新增近150名駕駛。
推動雙層巴士開放國道行駛,規劃吸納僑生參與公車駕駛招募與培訓,為公車服務注入新血與活力。
展望未來,桃園市將持續優化交通服務。
今年7月起,136輛新世代電動公車將陸續上路,並結合AI演算法與Google Map提升公車預估到站準確度,期盼與中央攜手解決公共運輸能量不足問題,從制度面全面提升運輸體質。
以TPASS政策為基礎,桃園將努力打造更便捷、低碳、友善的生活圈交通體系,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