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污水處理廠升級邁向綠能新里程,導入盤式過濾系統打造國際級三級處理廠
發布日期:11/1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讓城市的水環境更潔淨、永續,臺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積極推動內湖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工程。
該廠每日處理高達 20萬噸污水,此次升級將新增 8組盤式過濾器,讓放流水水質全面提升,邁向國際水準。
升級完成後,放流水的 懸浮固體物(SS) 將由原本的 20 mg/L 降至 15 mg/L 以下。
生化需氧量(BOD) 更可從 20 mg/L 大幅降至 5 mg/L 以下,水質優於現行環保法規標準。
正式躍升為三級污水處理廠,象徵臺北市在環保與永續發展上的堅定腳步。
創新盤式過濾技術 讓污水再生更乾淨
內湖污水處理廠長 陳長佑 表示,新增的8組盤式過濾器採用 MF等級孔徑10μm的聚酯纖維濾網。
具備抗氧化、耐酸鹼與防油脂特性,可有效過濾細微懸浮物及有機雜質。
這項技術利用二沉池與消毒池之間的水位落差,讓污水以重力方式自然流經過濾器。
過濾後再跌水至消毒池,省去額外抽水能耗,兼顧節能與效率。
新設備的設計理念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 「6 淨水與衛生」 及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展現臺北市在環境工程領域朝向智慧綠能轉型的決心。
節能升級全面啟動 從抽水機到照明系統全面更新
除了新增過濾設備外,內湖廠同步進行第二階段設備更新工程,將汰換 3組離心式鼓風機 與 2組進流抽水機,以取代老舊耗能設備。
這不僅能提升處理水量與穩定水質,更能有效降低電力消耗,節能效益可期。
此外,廠區照明系統也全面換新,將天井燈、投射燈、防爆燈等 950盞燈具 全數更換為 LED節能燈具,並搭配微波感應器自動控制照明。
平時維持低照度運行,僅在參訪或維修時啟用局部強光,預估將在 116年6月前完工,大幅降低照明能耗。
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打造綠能永續示範廠
衛工處表示,內湖污水處理廠的升級工程不僅著重水質改善,更聚焦於節能減碳的全面轉型。
藉由汰換高耗能設備與導入盤式過濾技術,將大幅提升處理效率並降低碳足跡,為臺北市邁向 「淨零碳排」 的目標奠定基礎。
升級後,內湖廠將與美國洛杉磯等國際城市接軌,成為全台率先達成三級處理標準的指標性水資源設施。
每日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內湖廠,不僅守護市民生活環境,更讓「城市與自然共生」的願景逐步實現。
未來展望:讓城市的每一滴水更有價值
衛工處強調,內湖污水處理廠的升級不只是技術革新,更是臺北市邁向永續城市的重要一步。
未來將持續推動智慧管理、循環再利用與能源整合,讓再生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實現乾淨、節能又有韌性的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