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雄中正一路交通瓶頸,打造更安全順暢的道路環境
發布日期:3/1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交通局於昨14日舉行了「中正交流道南下匝道與平面號誌路口改善規劃」記者會。
針對長期存在的交通瓶頸問題提出優化建議,並徵求市民的寶貴意見。
此次會議的重點在於解決高雄市中正一路與高速公路西側便道路口的交通事故問題。
特別是該路口因為擦撞事故頻發,已成為市區第二大易肇事路口。
交通局提出四大改善措施
經過詳細的交通量調查與碰撞構圖分析,交通局指出該路口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與上下匝道的交織車流及右轉便道匯入長度不足有關。
為了提升車流運作效率並降低事故發生率,交通局提出以下四項改善建議:
1.優化道路標線與導引性
交通局將透過彩色標線和直覺性的指示牌,引導車流依照規劃動線行駛。
此外,還將設置實體及標線型槽化島,明確規範車輛應行駛的車道,從而減少駕駛人搶道或爭道的衝突事故,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
2.增設匯入段長度
針對南向下匝道的右轉車流,交通局將延長右轉便道匯入中正一路的長度,從而提高車輛的匯入效率與安全,減少車流回堵問題,讓道路更加順暢。
3.提升行人安全設施
在西北隅的實體槽化島設計上,交通局計劃增設人行通道、行人觸動號誌、庇護島等設施,從而提升行人安全,減少行人與車輛之間的衝突風險。
4.號誌分流與時相調整
交通局將調整號誌設計,確保國1南出下匝道與平面側車道的車流完全分流。
這一措施將大幅提升車流的順暢度,同時增加清道時間,進一步改善交通狀況。
透過科技提升車流運作與行人安全
交通局表示,經過交通模擬評估後,改善措施實施後,整體車流的運作效率將顯著提升。
這不僅有助於減少交通事故的風險,還能有效紓解車流回堵情況,並具體提升行人安全。
交通局也將繼續徵求民眾的意見,並邀集相關單位召開說明會,以達成共識,最終打造出更安全、更順暢的用路環境。
此次改善方案的提出,讓市民感受到交通局對提升交通安全的用心,也期待未來這些措施能夠帶來更加平穩的通行體驗。
交通局呼籲所有用路人一起參與,共同為高雄市的交通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