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室走向自然」—屏東再添7所臺美生態學校,綠意校園繼續綻放
發布日期:8/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在環境部、美國環保署及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共同推動的「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下。
屏東縣政府積極響應,致力打造友善生態與永續學習的校園。
今年再有7所學校榮獲國際生態學校認證,充分展現屏東在生態永續教育領域的深厚扎根與成果。
縣長周春米於縣府主管會議中親自頒發「臺美生態學校認證」獎牌,公開讚揚獲獎學校。
感謝師生及社區夥伴的用心付出,共同為屏東培育綠意盎然、理念落實的生態校園。
今年新增通過認證的7所學校包括:
- 綠旗學校: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新埤鄉餉潭國小
- 銀牌學校:塔樓國小、田子國小
- 銅牌學校:大光國小、林邊國小、滿州國中
這些成果不僅來自學校師生的積極努力,更反映環境教育在校園與社區的深度推廣與扎根。
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制度參考美國生態學校的三階段標準(銅牌、銀牌、綠旗),並結合臺灣本土教育環境進行本地化調整。
至今屏東已有29所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涵蓋2所綠旗、13所銀牌與14所銅牌學校,彰顯屏東在環境教育方面持續耕耘、成果豐碩。
位於瑪家鄉的長榮百合國小,早於111年獲得綠旗認證,今年更通過複審,升格為「綠旗R1」資格,邁向「永久綠旗學校」目標。
該校由學生主導的「部落會議」聚焦永續食物、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設計並實踐多項環境行動,融合原住民文化智慧,課程展現跨領域整合及社區參與。
學生們透過創意方式呈現,如繪製校園生物多樣性圖鑑、動物習性觀察圖及校園小動物分布板,成為全臺環境教育的模範。
新獲綠旗認證的新埤鄉餉潭國小,擁有百年歷史,自2017年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後,不斷推動多元與環境智慧課程。
以「貓頭鷹」作為校園象徵,學生自製鳥巢箱並觀察保育本地鳥類,積極推動廚餘再利用計畫。
將課堂中廢棄茶葉轉化為有機資源,結合在地繪本閱讀,讓生態教育成為校園與社區的日常生活,展現偏鄉學校的創新與韌性。
其他獲獎學校亦各具特色,塔樓國小推動校園碳足跡盤查,田子國小發展智慧節能校園,大光國小實踐淨零綠生活。
林邊國小結合漁業與水資源永續教育,滿州國中則以校園植栽定向越野活動推廣生態探索,皆獲得國際認可與肯定。
縣長周春米強調:「環境教育不只是教室裡的課程,更是永續未來的起點。」屏東縣府將持續透過環境教育輔導團與資源支持。
幫助更多學校加入「臺美生態學校」的行列,鼓勵教師深化課程設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親近自然。
期盼每位學生都能培養環境倫理與行動力,將學習成果帶回家庭與社區,形成良性循環。
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及SDG17(夥伴關係)接軌,讓教育成為地球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