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文健站溫暖升級!夜訪陪伴、文化共融,打造長輩最安心的第二個家
發布日期:11/9/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屏東縣持續推動在地長照服務,今年(114年)再新增2處文化健康站,總數提升至77站,名列全國第三、佈建率更是全國第一。
這些文健站不僅提供專業的照顧服務,更融入原住民族生活文化、語言與風俗。
發展出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創新服務,讓長輩們在熟悉的氛圍中獲得安心與陪伴。
夜間關懷 讓思念的夜更溫暖
在夜色靜謐的山區,泰武鄉「武潭文健站」特別推動夜間關懷服務。
照服員每兩週結伴出訪長者住處,今年已執行超過35人次。
有位長者因洗腎及口腔癌選擇獨居,當照服員造訪時,他總開心分享年輕時的故事。
照服員不僅傾聽,更貼心地為他測量血壓、叮囑健康管理,宛如家人般的陪伴,讓孤單的夜晚多了一份溫度。
計畫負責人王清珠笑說:「夜訪能聽到長者的小秘密,也能真正了解他們的生活困境。」
她提到,曾發現一位邊緣戶行動不便、無法到站,經深談後即納入居家關懷服務。
這些感動的互動也讓照服員心甘情願調整班表,只為陪伴長者安心入夜。
編織文化的手感溫度 助長者重拾自信
來義鄉「南和文健站」則以文化照顧為核心,近日更帶領長者前往日本愛媛藝術節,展出月桃蓆編織工藝。
計畫負責人黃琦惠回憶,曾有位失智長輩在眾人耐心陪伴下。
慢慢找回記憶中的編織手勢,那一刻全場動容——因為他再次用雙手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此外,南和文健站與當地身心障礙據點合作,安排長者與精神障礙朋友共同上課。
長輩教編織、青年以畫筆記錄笑容,在共同的語言與文化交流中,彼此理解、共同成長。
黃琦惠說:「文化安全,是讓每個人都能在熟悉的文化裡安心做自己。」
傳承文化的照顧力量 讓年輕世代也找到根
屏東唯一以阿美族為主的「馬卡巴嗨文健站」,由都市原民潘欣怡擔任照服員。
她以族語帶領長輩做健康操,並邀請長輩教學阿美族手工藝。
她笑著說:「我不只是來工作,也是來學習。這裡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與語言。」
文健站不僅是照顧長者的空間,更成為文化傳承與世代交流的平台。
文健站:部落長輩的第二個家
縣府原住民處表示,文健站針對55歲以上的原住民族長者,提供健康照護、延緩失能活動、營養餐飲及生活諮詢等多元服務。
每一站都是串起情感與文化的橋樑,讓長輩在熟悉的部落中,感受被關懷與被尊重的幸福。
屏東的文健站,不只是照顧據點,更是一個充滿笑聲、記憶與文化香氣的溫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