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裡的夏日清涼派對:泡澡游泳玩水消暑趣
發布日期:6/2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於6月18日至6月27日暫時休園,園區工作人員忙於環境維護,而動物們卻有機會享受一段悠閒時光,盡情享受清涼的夏日消暑活動!
面對夏日高溫,保育員們積極整理水池、瀑布、草地及遮蔭設施,為動物們打造舒適的消暑環境。
許多動物已經開始在水池裡盡情戲水,看到牠們泡在水中神情舒爽,連保育員們也感受到一絲涼意。
熱帶雨林區的亞洲象「友信」與「友愷」經常跳入水池,甚至側躺將全身浸泡在水中,連象鼻這個「呼吸管」也泡在水裡,與遊客平時見到的陸地上形象截然不同。
牠們喜歡用鼻子接瀑布的水喝水,還會用瀑布水當作天然「SPA水療」,泡水時不忘用鼻子捲起池邊植物當點心。
游完泳後,熟練地用沙土拍打背部防曬,展現天然的降溫與防護技巧。
威風凜凜的馬來虎「Shima」也愛泡水降溫,有時半身泡水,頭靠著岩石休憩;有時整個身體泡在水裡,只露出頭部。
若發現牠身上有綠色條紋或點點,通常是剛從水池中上岸,身上沾附了池中的浮萍。
臺灣動物區的亞洲黑熊「黑輪」近期天天造訪水池,悠閒坐在水中放鬆,這般自在模樣若在開園後被遊客看到,往往成為討論焦點,笑說像是園區的「工讀生」。
熱帶雨林穿山甲館外,馬來貘「貘莉」與「莉姆路」享有寬敞水域,經常在水中自由游動,穿梭於兩個活動區域。
清晨與午後涼爽時分,更常見牠們母子倆親密依偎在水邊,模樣宛如水中大石頭,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動物們會利用各種生理與行為方式調節體溫。
像是大象擺動扇形耳朵上的微血管散熱,靈巧的鼻子則用水、泥巴噴灑身體,既降溫又防曬。
為此,保育員依照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提供水池、瀑布、噴霧、遮蔽小屋與防曬網等設施,協助牠們有效調節體溫,舒適度過炎炎夏日。
6月28日動物園重新開園,正好迎接暑假的到來。
歡迎大家暑假期間來動物園,親眼見證動物們獨特又可愛的消暑妙招,或許還能從牠們身上找到夏日降溫的小秘訣,一起快樂度過涼爽又溫馨的暑假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