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急救!樹林小旅人「鼬獾卡瓶」驚魂記——專業團隊細心解困、平安回山林
發布日期:10/1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在新北市樹林區,一隻好奇的鼬獾為了嘗鮮瓶中的昆蟲,把小腦袋鑽進玻璃罐裡,結果越退越卡、越撞越慌。
熱心民眾立即通報新北市動保處,這趟「卡瓶歷險」也因此有了溫暖的結局。
緊急救援:先安穩、再脫困
抵達動保處毛寶貝醫療中心後,團隊先由獸醫師黃仲煜評估:玻璃罐已緊卡頭頸,若硬拉恐造成皮膚撕裂或頸項挫傷。
- 醫療流程:鎮靜/麻醉 → 評估卡緊位置與軟組織壓迫 → 緩慢旋位與取下 → 生理檢查與補給。
- 處置重點:在氣道與循環穩定下進行移除,避免因掙扎造成二次傷害。
在細膩操作下,小傢伙終於成功脫困,重新呼吸到寬闊清新的空氣。
康復照護:補充體力、完成防疫、準備回家
後續檢查顯示,鼬獾多為飢餓與虛弱,沒有明顯外傷。
醫療團隊先補水補食,待精神恢復後施打狂犬病疫苗,並由動保人員帶回原棲地野放,回到熟悉的山坡與林徑。
看牠步伐漸穩、眼神恢復亮晶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小科普:認識可愛但機警的「鼬獾」
- 家族身分:食肉目鼬科,外型與貂相近、體型中等。
- 生活習性:夜行、警覺高,活動範圍多在丘陵與山區;食物以昆蟲、果實與小型動物為主。
- 生態角色:協助控制節肢動物與小型動物數量,維繫生態平衡。
- 重要提醒:鼬獾是臺灣狂犬病的主要宿主之一;保留安全距離,是對牠也對自己最好的溫柔。
給民眾的貼心叮嚀:讓善意更到位
- 垃圾請確實分類與封口:玻璃瓶、鐵罐與塑膠容器請清洗後再回收;若暫放戶外,務必蓋好、倒口朝下,避免野生動物誤鑽受困。
- 遇見野生動物求助:切勿自行捕捉或拉扯異物,立即通報當地動保單位,由專業人員介入。
- 不要隨意接觸或飼養:好奇心很可愛,但靠得太近有風險。
- 如遭抓咬:立刻以肥皂與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儘速就醫評估是否需接種暴露後狂犬病疫苗與免疫球蛋白。
- 守護孩子與毛孩:外出時看緊家中寵物與幼童,避免追逐或圍觀野生動物。
一起成為友善鄰居
這回的「卡瓶記」以圓滿收場告一段落:民眾迅速通報、醫療團隊專業救援、動保人員護送返家。
下一次,讓我們多做一步——把容器清乾淨、把瓶口蓋好、把好奇留給安全的距離。
當人與野生動物彼此尊重,城市邊緣就能多一份輕鬆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