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勇奪雙獎!「狐猴塗抹替代物」創意奪冠,以行為豐富化設計提升動物福祉
發布日期:11/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由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舉辦的「第三屆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於10月28日進行最終決選。
今年共有來自全台及亞洲地區共38組、190位參賽者角逐殊榮。
最終由 臺北市立動物園 以「狐猴塗抹替代物」及「紅毛猩猩知我心」兩項創意設計脫穎而出。
分別榮獲冠軍與亞軍,展現臺灣動物保育團隊的專業與創新實力。
冠軍作品「狐猴塗抹替代物」:結合生態觀察與創新設計的奇妙靈感
榮獲第一名的「狐猴塗抹替代物」靈感來自保育員對褐狐猴行為的長期觀察。
研究發現,狐猴在野外會利用「馬陸」的分泌物塗抹身體,以達到防蚊與社交互動的目的。
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以此為基礎,研發出以台灣原生物種「福爾摩沙山蛩」分泌物為素材的「防蚊液」。
並以回收木材製作出放大版的「馬陸造型」道具,讓褐狐猴能模擬自然環境下的塗抹行為。
觀察顯示,狐猴們會主動使用這些特製道具進行「防蚊塗抹」,不僅促進彼此理毛與互動,還增加了群體間的正向社交與行為多樣性。
這項成果讓人驚嘆保育員的細膩觀察力與創新精神,也展現了行為豐富化設計對提升動物福祉的重要價值。
亞軍作品「紅毛猩猩知我心」:人猿智慧的互動挑戰
榮獲第二名的「紅毛猩猩知我心」則展現了人與動物間的合作與學習精神。
設計團隊以多層板結構打造出可模組化調整的「益智取食設施」,每層洞口可變化路徑,讓紅毛猩猩必須運用智慧與工具才能取出食物。
特別之處在於,該設施設計為雙面透明結構,保育員與猩猩可分別在兩側同時操作,形成「合作又競爭」的互動模式,增添學習與遊戲的樂趣。
未來園方計畫將這套設施開放給遊客觀賞,結合教育解說,讓大眾親眼見證紅毛猩猩驚人的智力與解謎能力。
行為豐富化:讓動物園成為動物快樂生活的家
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指出,動物行為豐富化設計的核心目標是透過創意與專業結合。
讓圈養動物也能展現探索、互動、學習等自然行為,從而提升牠們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今年共有臺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壽山動物園、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Xpark、野柳海洋世界與遠雄海洋世界等單位參賽,並首次開放亞洲地區動物園參加,吸引香港海洋公園加入角逐。
最終10組優秀團隊進入決選,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度展現專業領先的照養實力。
以專業與熱情守護生命
動物園的保育員是最了解動物心情的夥伴。
透過創新設計與觀察研究,他們讓動物在人工環境中依然能表現自然行為,減少壓力與刻板行為,並促進社交與互動。
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看到動物因為豐富化設施變得更活潑、更快樂,是所有保育員最珍貴的成就感。
未來園方將持續推動科學化的照養模式,並與國內外機構合作,讓更多人理解「動物行為豐富化」背後的專業與愛心。
想了解更多入圍團隊與精彩作品,可至「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官方網站公告。
感受來自動物園與保育員們的創意與溫度,共同為動物福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