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奇人帶路》聚焦剪紙藝術家楊士毅 用創作為城市與人帶來溫柔力量
發布日期:11/7/2025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攜手作家張耘書、鄭佩雯採集在地職人的生命故事,推出「臺南奇人帶路」系列,透過文字帶領讀者看見這座城市的靈魂。其中,曾以《爸爸的手指頭》入圍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並受蘋果公司(Apple Store)邀請創作大型剪紙裝置「有閒來坐」的藝術家楊士毅,更是本次企劃中的亮點人物。
◆ 以剪紙與裝置藝術訴說幸福
「大魚的祝福」、「生命之樹」成臺南城市地景名片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楊士毅橫跨剪紙、攝影、導演等多重身分,是臺灣重要的跨界藝術家。他的作品充滿人文情懷與自然意象,安平港濱「大魚的祝福」、青鯤鯓扇形鹽田「生命之樹」等地景裝置早已成為臺南代表性打卡地標,也讓臺南的景觀以獨到視角登上國際舞台。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指出,楊士毅旅居黃土高原時的人生轉折,使他重新定義創作的使命——藝術是為了讓人感到幸福。他在臺南求學後深深感念這片土地帶給他的養分,於是選擇在此定居,成立「聚合果工作室」,持續用作品回饋城市。
◆ 從灰暗成長到成為療癒創作者
「生活是磨練生命的健身房」
談及創作源頭,楊士毅直言自己少年時期相當迷惘。正因環境困頓,他選擇將生活視為淬鍊心靈的訓練場,透過提問與自省,學會理解與疼惜他人。他將這份體悟化為創作精神,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他人生命旅途中,成為一份溫柔、堅定的力量。
「大魚的祝福」正是源於這樣的理念,他將大魚形象比喻成守護島嶼的力量,提醒人們彼此包容、珍視土地。而「生命之樹」則象徵鹽田中的生命韌性,透過朝聖般的步行動線,鼓勵人們在自我沉澱中找回方向。
也是因為這股對人的關懷,楊士毅後來受蘋果公司邀請合作,讓他的藝術語言走向世界。
◆ 剪紙成為裝置藝術語彙
「作品只是半成品,笑容才讓它完整」
楊士毅的剪紙創作源於妻子的陪伴,他逐漸將鏤空語彙融入大型裝置中,形成虛實共生的視覺效果,使觀者得以與環境產生互動。他強調自己的創作像「指月」——作品只是指引,人們透過它看見自然與生活的美,才是創作真正的完成。
◆ 在臺南找靈感,更找到生活的溫度
定居臺南後,楊士毅更加熱愛中西區的街巷。他常與妻子散步尋找靈感,認為「臺南從不缺少美,只缺少看見美的眼睛」。他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引導更多人重新感受城市的溫柔與驚喜。
◆ 「臺南奇人帶路」專書將於12月出版
觀旅局自今年 3 月啟動「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專訪,蒐集不同領域職人的生命風景,專書預計於 12 月出版,邀請讀者一同走進臺南的深層文化。
11、12 月臺南活動滿檔,包括:
-
2025臺南關子嶺溫泉美食節|10/18–11/24
-
2025虎頭埤水與綠 路亞竿環保釣魚比賽|11/15–11/22
更多資訊請上「台南旅遊網」與「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