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醫學教育持續優化——教育部澄清醫學系招生名額規範
發布日期:6/28/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面對各界關注學士後醫學系招生名額,以及媒體對醫學生人數與招生政策的疑慮。
教育部特別溫馨且嚴正說明:醫學系招生總量自民國87年起即依法嚴格管控,始終堅守1,300名上限,未曾突破或放寬。
關於外界所謂「繞道招生」或質疑總量鬆綁,實屬誤解。
以下是教育部的詳細說明,邀請大家一同了解背後的用心與堅持:
招生總量嚴格控管,始終如一
自87年起,教育部依據衛生福利部對醫師人力需求的規劃,將全國大學醫學系招生總量嚴格控制於每年1,300名,並依比例分配至11所大學。
這一制度自設立以來,從未放寬、也未突破上限,充分展現教育部對醫療專業品質的高度重視。
至於國防醫學院,其屬於軍事教育體系,招生獨立於教育部總量外,相關數據不應混淆,期待社會大眾正確認識這一差異。
學士後醫學系公費生計畫,配合政策審慎規劃
國立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與中興大學三校,積極響應衛福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設立學士後醫學系並採公費生方式招生。
經過110年審查會議決議,公費計畫結束後,招生名額將於現有醫學系總量內調整,且所有流程均獲衛福部同意與支持。
自111學年度起,三校公費生名額皆納入整體規劃,完善醫師人力布局。
公費計畫結束,招生名額溫和轉型
由於衛福部公費計畫於114年起停辦,教育部依循先前決議,積極邀集衛福部等單位共同研商三校學士後醫學系115學年度的招生名額安排。
經多次討論與衛福部函復同意,115學年度起,三校各自招收35名自費生,合計105名,且全數計入1,300名招生總量之內。
教育部始終嚴守醫學系招生總量原則,確保各校權益與醫學教育品質。
持續珍惜既有資源,守護學生受教權益
此次三校招生名額的調整,是基於公費計畫已結束、教學資源與設施長期投入,以及在學學生權益等多重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學士後醫學系生源以具學士學位者為主,並不影響一般高中生入學機會。
也未損及其他大學醫學系權益,相關規劃合法合規,兼顧資源延續與學生受教權的維護。
展望未來,攜手創造醫學教育新篇章
教育部誠摯感謝社會大眾對醫學教育的關心,也期盼大家持續給予正向支持。
每一份堅守與用心,都是為了台灣醫學教育品質、醫療專業人力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未來,教育部也將與衛福部及各大學攜手合作,確保制度公平,讓台灣醫學教育更加溫暖且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