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伴計畫20周年!教育部頒獎表揚75位傑出人員,攜手AI開創智慧教育新篇章
發布日期:9/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教育部於 9 月 5 日在輔仁大學舉辦「114 年傑出人員選拔頒獎暨成果展」,今年共有 75 位優秀教育工作者與大學伴獲得肯定。
其中包含 19 位國中小傑出帶班老師、21 位夥伴大學帶班老師及 35 位傑出大學伴,象徵數位學伴計畫在教育現場持續發光發熱。
AI融入教學 數位學伴邁向新里程碑
教育部指出,數位學伴計畫以「縮減城鄉數位落差」為核心,透過數位工具陪伴偏遠地區學童學習。
今年更鼓勵大學伴導入 AI 教學資源,如《和AI做朋友》教材、AI 輔助教案及數位平臺的議題課程,協助小學伴探索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隨著計畫迎來 20 周年,AI 與數位工具的加入,讓教學模式更貼近新世代需求,為數位教育開創嶄新典範。
專家觀點 AI為教學加值
數位學伴計畫營運中心主持人呂慈涵主任強調,科技的角色不是取代「人」,而是延伸「人的可能性」。
計畫致力於將 AI 應用於課程設計、資源整合與學習引導,讓大小學伴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實現互相啟發的教育願景。
同時,國家教育研究院洪詠善研究員也在典禮中分享「生成式AI輔助教學」的重要性。
他指出,教師可運用 AI 在備課、課堂互動與學習評量上提供個人化支持,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思考、資訊判斷與創新能力。
並結合資安、倫理與法律意識,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智慧教育。
偏鄉故事 教育翻轉人生
典禮特別邀請桃園市復興區蘇佐璽區長(前介壽國中校長)現身分享。
他提到,透過數位學伴的線上互動,偏遠地區學童在學習路上不再孤單,有機會翻轉自己的人生與城鄉困境。
更重要的是,許多孩子未來甚至能回饋社會,將這份愛與支持傳承下去。
政策延續 打造永續學習力量
教育部表示,數位學伴計畫走過 20 年歷程,不僅提供偏遠學童持續的學習陪伴,也建立了教育者彼此交流與成長的舞台。
未來將持續推動 AI 與數位工具的應用,讓更多師生共享資源,並逐步推動全新的智慧教育模式。
這份努力,不僅是對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是對偏鄉孩子的溫暖承諾——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數位浪潮中擁有探索世界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