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美感啟航 全臺127校攜手共創教育新篇章
發布日期:9/1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美感教育邁入新里程
教育部自103年起推動「美感教育第三期中長程計畫」,其中的「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已成為串聯藝術與非藝術學科的重要平台。
今年9月,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舉辦「藝蘊心田 · 融美啟航」活動,包含113學年度績優學校頒獎典禮與114學年度共識工作坊。
透過回顧成果與經驗傳承,讓中小學教師與師資培育大學攜手展開嶄新的課程設計,為下一階段的教育合作揭開序幕。
標竿學校再添新力
114學年度共有127所學校入選標竿暨種子學校。計畫推動至今,已累積近1,000所校次的參與,並誕生超過1,800件課程方案。
今年特別表揚40所績優學校,頒發「跨域美感領航獎」、「跨域美感卓越獎」及「跨域美感揚帆獎」。
其中還包括1所國際臺灣學校,顯示跨域美感教育的能量已跨越國界,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SEL融入課程 創造深度學習
典禮同時呼應教育部推動的「社會情緒學習(SEL)五年計畫」,特別邀請三所學校分享課程實務:
彰化鹿東國小以「在地踏查」課程,將文化資源與文史機構連結,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深化對社會與情感的覺察。
新北青山國中小展現如何以藝術為核心,串連人權與SEL議題,帶領學生透過藝術實際感受並表達觀點。
桃園高中則分享跨校教師社群「酷凌團」的建立過程,推動資源共享與專業互助,並將SEL策略融入課堂,協助學生提升自我與社會互動能力。
這三所學校分別代表不同學習階段,卻在螺旋式教學中交織出相同理念:美感教育不僅關乎美的欣賞,更是培養情感素養與批判思維的重要途徑。
共識工作坊 激發合作能量
下午的工作坊以「跨域美感啟航」為題,安排破冰活動促進互動,再引導教師深入討論課程模組設計。
教師們透過操作計畫官方網站上的課程案例庫,學習如何將方案轉化為日常教學中的具體教案。
師培大學也分享推動案例,提供新進教師寶貴的實務參考,讓跨域美感教育在更多校園持續生根。
教育部展望
教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美感教育計畫,並透過更多案例分享,讓跨域美感教育的種子落實在各級學校,影響更多師生。
欲進一步了解相關課程案例,可至「跨領域美感計畫官方網站」(inarts.world)瀏覽查詢。
結語:以美育人,共築未來
這場盛會不僅是成果的展現,更是一次以美感凝聚教育願景的溫馨聚會。
透過師生與專家攜手合作,臺灣的跨域美感教育將持續拓展。
為下一代培育兼具專業能力、創意視野與情感素養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