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孩日影展開跑|6部暖心與有力的作品,陪女孩看見自己
發布日期:10/1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響應聯合國「國際女童日」(10月11日),我國以「臺灣女孩日」串起一整季的關懷與行動。
今年(114)教育部攜手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精選6部精彩影片,以校園巡迴與特映活動。
陪伴大家一起討論成長、健康、教育、安全與多元性別等重要議題,讓更多女孩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自信綻放。
活動亮點:在影像裡練習看見與被看見
- 專屬片單 × 校園巡迴:10–12月走進各級學校,將性別素養帶進日常學習現場。
- 面向多元 × 溫柔有力:從青春心事到公共參與,從自我理解到集體行動,讓討論更完整、更立體。
- 專業導讀 × 交流對話:以專業觀點串連觀影後的思辨,支持學校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特映會暖心開場:兩部作品、兩種節奏,同樣動人
1.《然而餘音未葬》
以傳統儀式、抗爭與舞蹈交織敘事,凝視不同世代女性的發聲歷程。
影片關注「如何在公共領域找到位置」,也看見年輕世代承接前輩精神、探索新型態自我賦權的道路——鏗鏘堅定、餘韻不散。
2.《半路貢到愛》
以年輕女性的視角漫步大都會,在尋找定位的過程中捕捉人與人相遇的悸動。
輕盈流動的節奏,裝載著尚在轉換期的勇氣與柔軟,描摹「還在成長、還在摸索也沒關係」的溫柔底色。
巡迴片單導讀:六種視角,六種擁抱
- 《維多利亞的鳥日子》:從Victoria的一天展開,將紀實氣質融入虛構劇情;在有限空間裡疊出豐富層次,細膩描寫女性情誼的珍貴與支持。
- 《墨爾本週末不回家》:一封寫給自己與好友的影像長信。當城市讓人感到疏離,友情成為回家的路,陪你在迷惘間長出方向。
- 《女人世界》:橫跨華人演藝史的溫熱群像。不同生命境遇的女性,在花甲之年重新站上舞台,把一生的韌性化作謝幕前最亮的一次鞠躬。
- 《那一天冰島靜止》:以幽默與堅定發起和平行動,讓「被忽視的付出」被世界看見。這場改變女性命運的罷工,翻開往性別平等前行的新頁。
教育現場的延伸價值:把性別平等變成日常功課
- 破除刻板:以真實故事與多元角色,鬆動對「應該如何」的單一想像。
- 練習同理:討論身心健康、關係界線與安全意識,讓尊重彼此的能力愈來愈成熟。
- 強化參與:引導學生在班級、公領域與社群裡安心表達意見,為自己與他人發聲。
教育部期盼透過影展與巡迴,協助學校建置友善、無歧視的學習環境——讓臺灣女孩被溫柔接住、被專業支持,也被自我成就照亮。
願每一次觀影與對話,都是通往自信與勇敢的一小步;當步伐匯聚,就成為改變世界的一大步。
觀影小提醒(給老師與同學)
- 先讀後看:於課前簡介片單主題與關鍵詞(如「性別刻板印象」、「公共參與」)。
- 觀後交流:以開放式提問帶領討論,例如:「角色的選擇受到哪些社會因素影響?」
- 延伸行動:設計班級倡議小專題,如「打造友善校園的一句話/一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