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文在校園再綻光彩!全臺高中攜手推動語言扎根教育,培養文化自信新世代
發布日期:11/2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張儷寶 整理報導
本土語文全面深化高中教育,語言復振邁出關鍵一步
為持續推動語言復振與文化傳承,教育部自111年起正式將本土語文與臺灣手語納入國。
高中部定課程,並依循十二年國教課綱規劃相應教材與課程架構。
為使高中階段順利銜接,國教署在每學年度開始前皆會盤點各語別師資。
配置教學能量、編列開課經費,協助各校更安心地推動語言教育。
114學年度共補助超過 400 所學校,挹注 8,375萬元 用於開設課程。
總計 8,287班 熱烈開課,包括臺灣台語、客語、馬祖語、原住民族語與臺灣手語等多項語別,展現臺灣多語社會的活力與溫暖底蘊。
強化教師能量,打造校園語言教育最堅實的後盾
中央補助師資之外,各校也積極鼓勵老師精進專業,打造更完整的語言教育環境。
竹東高中:鼓勵教師取得語言認證、積極充實能量
竹東高中近年積極培養本土語文師資,已有多位教師通過中高級語言能力認證。
包括:
- 台語教師 3 名
- 客語教師 3 名
同時也推動校內教師參加增能研習、學分班進修,強化教學內容的深度與文化理解。
學生在語文競賽中亦表現亮眼,於113學年度全國語文競賽中,在客語與原住民語朗讀、演說組別都獲得優異成績,展現首批語文扎根成果。
嘉義女中:名師領航,讓本土語文課更生動、更有感
嘉義女中不僅送教師進修,更特別聘請具文化深度與教育經驗的語言專家授課,包括:
鄒族語:Mo’o E’ucna(摩奧.悟吉納)老師,原民會薪傳獎得主
台語:余韶華老師,桃城文學獎獲獎者
透過這些優秀老師的加入,教室裡的語言與文化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
而變成貼近生活的故事、戲劇與影像教材。學生能藉由真實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理解文化脈絡與歷史的溫度。
在114學年度嘉義市語文競賽中,嘉義女中在多項台語。
客語與鄒族語的競賽中共拿下 6 項特優、2 項優等,更有學生入選市代表隊,展現扎實教學成果。
語言是文化的根,培養孩子「會說、敢說、願意說」
國教署表示,希望本土語文課程不僅是語言學習,更是引導孩子理解土地、認識文化的重要途徑。
透過多語環境,孩子能看見不同族群的美、聽見文化傳承的聲音,也能在成長中建立更多連結與溫暖的歸屬感。
未來,教育部與各校將持續合作,讓語言走進課室、走進生活,成為青年世代重要且珍貴的溝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