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文化友誼再升級!「思辨之夜」首度落地高雄,跨文化對話點亮海洋新思潮
發布日期:11/1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台法文化交流今年迎來全新亮點!
法國在台協會繼連續兩年與高雄市政府攜手舉辦深受市民喜愛的「法國生活節在高雄」(Kaohsiung French Festival)後。
今年更與國立中山大學合作,於14日晚間帶來象徵法國思想自由精神的重要活動──「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ées)」。
活動以創新又充滿趣味的「未來世代法庭」形式展開,邀請台法專家、學生及市民共同參與。
從島嶼的觀點探索全球生態系的角色與未來,讓跨文化交流展現既理性又浪漫的火花。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更溫暖表示:「今年首次選擇在高雄舉辦,是因為這裡,是台灣最像法國的城市!」
思辨之夜:從法國走向世界的思想盛宴 高雄首度登場
「La Nuit des Idées」由法國於2016年發起,至今已成為全球多國共同響應的文化盛典。
活動核心聚焦國家、文化與世代議題,以多元視角探詢世界各地的共同挑戰。
今年主題設定為「海洋」,呼應今年6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大會」,並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一座島嶼能否拯救世界?」
多位台法專家受邀擔任講者與角色扮演者,以法庭辯論的方式,引導觀眾思考海洋與永續議題的深層關聯。
法庭劇場 × 知識激盪 500 位觀眾共享跨文化交流魅力
活動現場化身「未來法庭」,由三位專家扮演法庭要角——
- 主席: 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暨文化處長 周書安(Josué Serres)
- 律師: 國立中央大學 林靜怡教授
- 檢察官: 法國企業家 貝亞力(Alexandre Paitre)
台法專家證人團則包含:
- 巴黎天主教大學海洋研究中心主任 Christian Buchet
-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美瑜
- 法屬玻里尼西亞大學副校長 Mirose PAIA
專家們以科學、歷史與文化三面向分享世界與海洋的深刻連結,並強調海洋城市在文明、經濟與文化交流中的核心角色。
Christian Buchet 主任更指出:「人類歷來的海洋文明讓國家蓬勃發展,海洋是文化與宗教交流的橋梁,人們無法背對海洋生活。」
現場超過 500 位觀眾透過沉浸式對話,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高雄 × 法國:城市外交新篇章 多元合作持續深化
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表示,法國在台協會近年來已是高雄最重要的國際夥伴之一,雙邊合作充滿活力:
- 法國生活節
- 連續兩年共同舉辦
- 結合法國美食、音樂、市集與講座
累積 27 萬人次參與,成為市民們年度最期待文化活動之一
- 駁二藝術家進駐(PAIR)
- 多名法國藝術家於高雄創作、交流
- 法國藝術家 Christopher Boyd 更以駐村經驗設計 2025 法國生活節主視覺
- 將高雄的海洋元素與南法蔚藍海岸意象巧妙結合
- 法國國會力挺台灣
- 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自 2023 年起三度正式訪台
- 展現跨黨派對民主、人權與國際參與的支持
這些跨文化、多領域的深度合作,皆成為台法友誼的重要基石。
高雄展現國際視野 台法交流再創高峰
張硯卿也向法國在台協會表達感謝,歡迎思辨之夜首次來到高雄,象徵台法人文交流的新高度。
未來市府將持續投入國際合作,並在藝術、文化、教育及青年交流等領域擴大合作版圖,讓高雄成為更多文化交流與創意思考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