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府攜手守護外籍朋友的交通安全,多元宣導與完善措施並行,打造友善安全的交通環境
發布日期:6/2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有效降低外籍人士在高雄市的交通事故風險,市府跨局處通力合作,積極推動一系列交通安全防治策略。
特別針對外籍移工、外籍學生與新住民聚集的區域,透過教育宣導與監理管理多管齊下,展現高雄市政府關懷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的決心,讓安全與友善同行。
近三年統計發現,高雄市外籍人士交通事故多集中在18至34歲年齡層,事故形式以自撞及側撞為主,常見於校園附近、工業區及主要路口。
這些事故多因未留意前方路況或未遵守禮讓規定而起,加上多數外籍人士尚未持有合法駕照,常以微型電動二輪車作為日常代步工具,安全意識有待提升。
市府針對上述特性,精準推出多項防治方案。經濟發展局與勞工局共同負責在產業園區與工廠內推廣移工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局針對校園內外籍學生積極宣導安全駕駛知識;海洋局則協調遠洋漁船移工相關安全訊息。
此外,民政局配合社區公益活動,於彌陀、岡山、仁武等地舉辦新住民及外籍人士交通安全講習,擴大宣導觸角,讓安全意識深入社區每一角落。
為鼓勵外籍人士合法取得駕照,監理所積極媒合本地駕訓班,推動機車校園駕訓計畫及新住民考照輔導,提供完善的考照資源與課程,幫助有需要者順利完成駕駛訓練。
同時,宣導微型電動二輪車的掛牌政策,避免因誤解法規造成違規情況,促進合法安全騎乘。
參與宣導活動的外籍朋友們分享:「我已在台灣工作多年,每天騎著微型電動二輪車通勤。
透過區公所舉辦的宣導課程,我更了解安全騎乘的重要,也會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大家一起守護彼此的安全!」
交通局表示,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外籍人士在台人數日增,市府將持續整合各局處及多語言資源。
從教育、監理與管理等多面向推動交通安全政策,致力打造一個既友善又安全的交通環境,讓每一位朋友都能安心自在地行走在高雄的街頭巷尾。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