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記憶新詩篇──高美館KSpace推出《虛擬生肉:重溫被遺忘的台灣越南難民營故事》
發布日期:7/2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立美術館KSpace高雄實驗場迎來嶄新展覽──《虛擬生肉:如何重構被抹滅的台灣越南難民營》。
帶領大家穿越時光,走入台灣與國際人道歷史交會的溫暖現場。
這場展覽自7月19日至9月7日溫馨登場,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及藝術愛好者一起細細品味那段不容遺忘的歷史記憶。
勇敢追憶,一場跨世代的溫柔召喚
本次展覽以城市為名,充分展現KSpace高雄實驗場的實驗性與跨域精神。
策展人陳泓易結合導演暨影像藝術家劉吉雄長達20餘年對澎湖越南難民營的深度探尋,邀請觀眾用不同視角再讀歷史。
劉吉雄身兼記者、考古員、公車司機等多元身分,讓他的影像創作更貼近生命本質,展現真摯的人道關懷與對社會矛盾現象的思考。
詩意敘事,真實與夢想交織的新體驗
這場展覽以「虛擬」貫穿主軸,並以「生肉」象徵將抽象的歷史感受實體化。
展出內容涵蓋劉吉雄歷年珍貴紀錄片、兩件全新虛擬實境(VR)作品及文獻檔案。
此外,更特別邀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吳佩珊副教授與校友組成的纖維藝術團隊「花本」。
用細膩工藝詮釋難民營遙望大海的情懷與漂流意象,讓參觀者彷彿穿梭於夢境與現實、虛擬與消逝之間,拼湊那段被塵封的歷史全貌。
藝術對話,激盪更多溫暖與思辨
藝術家劉吉雄以深刻的哲學素養與紀錄片專業,呈現不僅屬於台灣,也屬於世界的人道故事。
他回憶創作動機,源自一場夢境得知澎湖難民營即將消失,於是展開漫長的追尋與復原行動。
澎湖難民營雖未獲國際正式承認,卻真實見證了台灣在聯合國退出後,依舊積極投入人道救援的善意與勇氣。
希望透過作品,引導大家從在地出發,擴展到全球議題,重新思考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開幕座談,一同見證歷史的溫度
《虛擬生肉》將於7月26日下午2:30舉辦溫馨開幕與藝術家座談會。
由策展人陳泓易主持,邀請劉吉雄導演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淑芬教授,陪伴觀眾以「虛擬」為起點,重新認識這段重要歷史。
KSpace高雄實驗場也持續開放徵件,歡迎跨領域藝術創作者將高雄作為靈感之地,共創更多溫暖人心的藝術風景。
徵件詳情請參閱高雄市立美術館官網。
展覽資訊一覽
- 展覽名稱:虛擬生肉:如何重構被抹滅的台灣越南難民營
- 展覽時間:2025年7月19日至9月7日(每週二至週日 09:30-17:30,週一休館)
-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地下一樓 KSpace高雄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