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城市記憶!萬芳高中攜手紀州庵推出「詩・速・影」文化策展 11/17–12/06溫暖登場
發布日期:11/25/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臺北市立萬芳高中今年受紀州庵文學森林特別邀請。
於 2025 年推出別具新意的微型文化展覽—— 「詩・速・影:青年視角的紀州庵文化書寫」。
展覽自 11 月 17 日起至 12 月 06 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中正區同安街107號)展出,由萬芳高中積木社。
攝影社與建築歷史課程學生跨領域合作,以 積木、影像、速寫 三種形式,呈現青春世代對文化場域的敏感與想像。
從課堂到文化現場 老師的耕耘點亮一場跨世代策展
這次策展的起點,源自萬芳高中歷史教師 黃小萍 長期投入在地文化教育。
黃老師多年擔任紀州庵全國高中職校刊競賽評審,鼓勵學生透過城市走讀、拍攝記錄、創作書寫,培養對文化場域的理解與觀察力。
紀州庵因此特別邀請萬芳高中,以校本課程的成果策劃展覽,讓學生能以自己的語言與視角,真誠回應這座百年文化空間。
三大展區 × 三種媒材 看見青年細膩的文化感知
一、積木社展區:用積木找回臺北城的記憶
積木社學生以積木重新構築臺北城門建築,搭配日治時期地圖,讓觀者在模型間重新拼湊城市紋理。
展場中也陳列學生打造的迷你五大城門與《積木台灣經典建築》教材,展現青年用創意參與文化保存的方式。
二、攝影社展區:透過鏡頭閱讀紀州庵的光與影
兩位攝影社高二學生以影像捕捉紀州庵的午後光影、林間色澤與文學氣息。
他們的作品沒有華麗技巧,而是呈現第一次直視古蹟時的細膩、謙卑與好奇,讓觀者看見青春視野下的文化敏銳度。
三、建築歷史課程展區:以速寫與詩句描繪古蹟的靈魂
學生在城市走讀後,以手中的筆快速記錄紀州庵的建築線條,隨後再以自創詩句或文字延伸內心感受。
每一幅速寫都是一場與古蹟的對話,也是一封寫給紀州庵的青春情書。
創作雖初試身手 卻滿溢真誠力量
指導老師分享,雖然這些作品大多是學生首次嘗試,但不論構圖、文句或想像皆展現令人驚喜的文化感受力。
從「寫生、寫意到寫情」,學生以最直接的方式訴說自己理解文化的方式,傳遞屬於新世代的心聲。
讓城市被重新看見 讓青年在文化裡發光
這次展覽不只紀錄了萬芳高中跨領域課程的成果,也象徵著「文化即教育、創作即學習」的精神。
策展團隊期待透過學生的作品,讓更多市民重新感受紀州庵的魅力,也看見青年在文化傳承中的創意、能量與溫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