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仁武治水新進展,八涳橋改建啟動 打造更安全宜居家園
發布日期:8/2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與中央攜手合作,持續推動仁武地區治水建設。
「八涳橋改建及曹公新圳匯流口護岸拓寬治理工程」於25日正式舉行動土典禮。
市長陳其邁親自出席,特別感謝中央水利署補助經費,讓仁武在水患治理上邁出關鍵一步。
中央地方合作 打通排水瓶頸
市府近年已投入約27億元,完成多項關鍵工程,包括曹公新圳堤線護岸加高、後勁溪中下游拓寬、觀音湖整建及抽水站設立等。
這次工程將進一步解決曹公新圳與獅龍溪匯流處的長期瓶頸,全面提升仁武地區的防洪能量。
陳其邁市長指出,雖然仁武治水已見顯著成果,但後勁溪銜接楠梓高鐵高架路段仍存瓶頸。
市府正持續與中央積極爭取經費,以期加速改善,讓整體治水系統更加完整。
城市發展與人口成長的雙重挑戰
隨著台積電高雄設廠、橋頭科學園區及亞洲新灣區的快速發展。
仁武已成為人口移入熱區,去年人口已突破9萬9千人,今年更可望突破10萬大關。
市府除了治水工程,也同步推動中山大學仁武校區、仁武西營區、公園及道路建設,打造兼具安全與宜居的生活環境。
工程細節與專業規劃
水利局進一步說明,八涳橋所在匯流段因河道束縮及排水線型不佳,長期影響排洪效能。
凱米颱風過後,市府全面盤點治水弱點並提出改善方案,包括:
- 拓寬瓶頸段河道
- 增高防洪牆
- 新闢滯洪池
- 匯流口設置導流牆
此次工程經費約6.3億元,整體計畫獲中央核定補助約11.2億元,展現中央與地方合力守護家園的決心。
預期效益與市民關懷
工程預計於115年底前完工,屆時匯流口水位將降低一公尺以上。
大幅強化後勁溪與曹公新圳的排洪能力,讓仁武居民能更安心面對雨季與颱風挑戰。
同時,水利局也提醒市民,八涳橋施工期間將實施交通管制與改道措施。
相關資訊將於官網公告,呼籲民眾提前規劃行程並遵守指揮,共同維護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