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舉辦關稅衝擊座談,攜手產官學勞共創產業永續
發布日期:9/2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2日下午前往勞工教育大樓,出席「關稅對產業的衝擊影響勞資政學座談會」。
這場聚會不僅是政策討論的場合,更像是一場攜手合作的溫暖交流,市府邀集電子、機械、汽車等產業代表。
以及工會與學界專家,共同分享挑戰與尋求未來解方,期盼為勞工與企業找到最穩健的支持力量。
關稅挑戰與產業發展
張市長表示,臺美關稅協議遲遲未定,讓企業在接單、成本規劃與生產排程上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他指出,目前臺灣出口至美國的平均關稅高於日本與韓國,這讓本地企業承受更大壓力。
因此期盼中央能持續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守護產業競爭力。
勞工權益與家庭支持
對於勞工關心的薪資與生活議題,張市長誠懇指出,雖然市府無法直接補貼薪資。
但透過實際福利政策,例如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等措施,已有效減輕勞工家庭的經濟負擔。
他強調,這些政策不只是福利,更是一份對勞工的關懷。
人才培育與產業升級
市府同時積極推動「人才再培訓」,鼓勵中高階主管持續進修,提升管理決策能力。
透過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帶動產業升級,也能改善基層勞工的工作環境與待遇,讓產業發展與勞工福祉相輔相成。
中央與地方齊心合作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補充,為因應關稅影響,自今年4月起已啟動「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
針對九大產業提供最高七成薪資差額補助,其餘三成則由「勞工再充電計畫」補足。
非屬九大產業的勞工,也能透過職業再訓練獲得生活補助,讓勞工在挑戰中仍有穩定依靠。
市府實地關懷
桃園市勞動局長李賢祥指出,市府已訪查2,428家事業單位,其中超過500家反映已受關稅衝擊,並出現減班休息或大量解僱計畫。
市府將建請中央比照疫情時期的補貼與獎勵模式,進一步強化就業穩定措施,確保勞工權益不受侵害。
企業支持與市場拓展
經濟發展局也提出多項協助措施,包含提供中小企業財務貸款、技術輔導、微型諮詢服務。
以及透過「智慧產業學院」強化研發與創新能力,更安排國際拓銷團與媒合會,協助業者在全球市場中持續前進。
工會與政策的橋梁
勞動局表示,工會不僅是勞工的代言人,更是政策落實的重要夥伴。透過本次座談,市府與工會及產業界加深交流,攜手面對挑戰。
未來將持續蒐集各界建言,加強與中央的協調合作,推動桃園產業與勞動市場的穩健發展。
與會嘉賓
此次座談會,立法委員魯明哲、牛煦庭,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
以及市府各局處首長、工會代表與學界專家均到場,展現產官學勞齊心守護產業與勞工的溫暖氛圍。
